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会计实操
首页税务资讯正文

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更新于:2019-05-16 16:43
标签: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纳税所得额,资产投资,投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如何计算,个人,货币,纳税

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0号)规定:

\"四、纳税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纳税所得额为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减除该资产原值及合理税费后的余额.

五、非货币性资产原值为纳税人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纳税人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非货币性资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非货币性资产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依法核定其非货币性资产原值.

六、合理税费是指纳税人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过程中发生的与资产转移相关的税金及合理费用.

七、纳税人以股权投资的,该股权原值确认等相关问题依照《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发布)有关规定执行.\"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以上是财知云小编整理的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你们看完后应该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获取更多精彩的财务会计干货,就请持续关注财知云的官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