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支和资产处置损益是企业的两大损益计算项目,彼此具有较大的不同,下面将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
首先,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在本期内发生的因业务外事项而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效益,也叫外币收支或者其他非正常业务收支;而资产处置损益指的是企业在本期内资产的买卖,报废,折旧,减记和出售,置换,转让等行为产生的损益。
其次,营业外收支的表现形式是非主营业务收支,比如投资收益,货币增值等;而资产处置损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即资产处置收益,比如受让资产收益,减值损失,报废损失等。
再者,营业外收支的科目比较固定,具体可归结于企业投资收入,货币增值,政府补助等;而资产处置损益的科目比较抽象,根据具体情况可由贷方、借方两类科目构成。
最后,营业外收支的期内发生,期末确认,可与上一期的收支金额差异做对比,但资产处置损益属于一次性损益,期间无法测算,只到期末才能确定是否发生。
以上就是营业外收支与资产处置损益的详细区别,营业外收支与资产处置损益都是企业业绩的重要反映,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时刻关注它们的变动。拓展知识:营业外收支、资产处置损益只是企业损益中的两大计算项目,其他损益计算项目还包括货币资金处理损益、其他经营活动损益等,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关注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