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回收期如何计算-会计实操
首页财务资讯正文

贴现回收期如何计算

更新于:2023-07-31 17:36
标签:贴现,如何计算,回收期
贴现回收期是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现值累计达到投资额的时间。计算需确定现金流入流出和折现率,再计算每年的折现现金流入并累计,直到与投资额相等。公式为:贴现回收期=投资额/每年的折现现金流入。需注意贴现回收期只反映风险性,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投资效益。

贴现回收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是一种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它是指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的现值累计达到投资额的时间。贴现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年的现金流入折现到投资开始时,然后累计,直到累计的折现现金流入等于投资额时的年数。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现金流入是指投资项目在运营期间产生的现金收入,现金流出是指投资项目的投资支出。

2. 确定折现率。折现率是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算到现在的比率,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

3. 计算每年的折现现金流入。折现现金流入是指将未来的现金流入按照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值。

4. 累计折现现金流入,直到累计的折现现金流入等于投资额时的年数,即为贴现回收期。

贴现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贴现回收期=投资额/每年的折现现金流入。

拓展知识:贴现回收期是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性。贴现回收期越短,投资项目的风险性越小,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倾向于选择这个项目。但是,贴现回收期只考虑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没有考虑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效益,因此,投资决策时不能只依赖贴现回收期,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投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进行综合评价。